感受着阿町手掌的热量,绪方朝阿町展露出一抹微笑。
笑意将原本浮于脸上的苦涩之色挤占。
“艰苦归艰苦,但去年还是遭遇了不少令人开心的事情。”
年初抵达龙野藩的时候,虽和长谷川闹了一场,但也和长谷川结下了斩不断、理还乱的缘分。
并且也初次邂逅了间宫,和葫芦屋产生了交集。
春天登上蝶岛的时候,邂逅了阿町,并且和间宫、牧村他们的羁绊加深。
夏天入了京都时,认识了风魔以及算是自己半个徒弟的近藤。
秋天的“江户之行”就更别说了,认识了一帮新的朋友。
并且在离开江户之前,举行了和阿町的简易婚礼,和阿町成了正式的夫妻,了却了二人的这一番心愿。
硬要让绪方用一句话来形容过去的一年的话,那绪方所能想到的就只有:痛并快乐着。
“新的一年,一定会比去年顺利很多的。”阿町的语气很坚定。
“嗯。”绪方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用半开玩笑的语气朝阿町说道,“不过就算有麻烦上门也无所谓,有千军万马保护着我们呢。”
“千军万马?”阿町面露疑惑,“哪来的千军万马?”
绪方微笑着拍了拍左腰间的大释天和大自在。
“刀在手,我就能匹敌千军万马。”
“你可真敢说啊。”阿町的语气中多了几分无奈,“你以为你是真田幸村吗?”
“我觉得真田幸村可没有我强。”
“得了吧。”哑然失笑的阿町,没好气地抬手拍了下绪方的后背。
……
……
今天虽是新年的第一天。
但街道上的热闹,却一点也不输给昨天的除夕。
但因为在昨天的除夕,绪方他们俩已经把能玩的都玩了,所以现在有些提不起兴致。
随意地逛了逛,等待到天黑,二人便随意地找了家餐馆。
吃了些东西后,二人便直奔《一刀斋》的演出地点——千代座。
人们一直把歌舞伎演员们演出歌舞伎的戏园称为“芝居小屋”。
千代座就是锦野町唯一的一座芝居小屋。
以前,锦野町是没有芝居小屋的。
但在后来,在西野二郎的说动下,源橘屋的店主——也就是西野二郎的父亲出资营建了这座“千代座”。
源橘屋可是连商船都有2条的豪商,营建芝居小屋对西野二郎的父亲来说,跟花点钱买个小玩具差不多。
多亏了西野二郎的父亲,自此之后锦野町有了能够演出歌舞伎的正规地点,宝岛屋之后的一切演出都在这座千代座进行。
现在距离《一刀斋》的开演其实还有一段时间。
所以绪方二人在抵达千代座时,千代座都还没有开门。
大门外三三两两地聚集着同样是来早了、所以在门外等待的客人们。
绪方和阿町也懒得再跑去其他的地方打发时间,于是索性就站在千代座大门外的不远处,静静等待着千代座的开门。
就在这时,一道耳熟的声音突然传入绪方的耳中。
“嗯?这不是真岛大人吗?”
“宝生馆长?”绪方循声望去。
这道声音的主人,正是宝生剑馆的馆长。
自从24号宝生剑馆暂时闭馆后,绪方就再没有见过宝生馆长。
此时的宝生馆长正站在绪方的不远处,正拖家带口着。
身后跟着一个半老徐娘。
左右手各牵着年纪大概都只有10岁出头的一名少年和一名少女。
绪方猜测那名半老徐娘应该是宝生馆长的妻子,而那名少年和那名少女应该便是宝生馆长的小孩。
绪方领着阿町向宝生馆长迎去。
而宝生馆长也拖家带口地向绪方迎来。
绪方:“宝生馆长,你也是来看《一刀斋》的吗?”
“是啊。”宝生馆长发出爽朗的大笑,“毕竟是从未看过的全新剧本啊。”
“而且还是以‘刽子手一刀斋’的故事为原型设计的剧本。”
“如果不来看看的话,就太可惜了。”
“啊,我来给您介绍一下。”
宝生馆长侧过身子,给绪方和阿町介绍着他身后的半老徐娘与自己正牵着的两个小孩。
和绪方所猜测的一样,那名半老徐娘正是宝生馆长的妻子,而那两个小孩则是宝生馆长的儿子与女儿。
在宝生馆长介绍完他的妻小后,绪方也给宝生馆长的妻小介绍着阿町。
双方相互做完介绍后,绪方和宝生馆长开始了简单的闲聊。
通过与宝生馆长的闲聊,绪方得知宝生馆长他们全家都是歌舞伎的爱好者。
此前在得知将有以“刽子手一刀斋”的故事为原型的歌舞伎表演在1月1号的夜晚上演时,他们老早就期待着。
距离开演还有一段时间,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开演场地等待着。
“我对这出以知名的大剑豪为原型的歌舞伎可是非常地期待啊!”宝生馆长笑道,“希望这《一刀斋》能不负我们的期待!”
“我已经有蛮长一段时间没看过优秀的歌舞伎剧本了。”
听到宝生馆长的这句话,绪方不禁露出一抹古怪的笑容。
绪方一直没跟宝生剑馆的人说过:《一刀斋》的剧本创作,他也有参与。
“我从以前就觉得,那些知名的剑豪、兵法家的故事,都非常适合改编成歌舞伎。”
宝生馆长接着说道。
“就比如我们这段时间常聊的神渡不净斋,他的故事也非常适合改编成歌舞伎。”
“神渡不净斋吗……”嘟囔过后,绪方笑了笑,“说得也是啊,将神渡不净斋的那些英雄事迹改改,就是一出让人看完后热血沸腾的优秀歌舞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