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光影》#October_秦绝(终)
——“走下去吧。”——
秦绝戏龄很短,接触演戏不过一年有余。
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入行往往伴随着一段故事,秦绝的经历又比常人的更多出几分诙谐奇异:去年八月的一个夏夜,秦绝照例在老家某个不起眼的武场与人切磋,打着打着,场边来了几位面生的“观众”,为首的男人双眼放光,一个劲儿地盯着他瞧,没过多久就趁场内较量告一段落时拦了上来,开口第一句是“这位小兄弟认识一下”,第二句是“我叫蒋舒明,是个导演”。
彼时的蒋舒明正在执导《囚笼》,为其中赤那(少年时期)的选角头痛不已。
“我要找的这个演员,他必须年轻、能打,又不能太会打,让练家子的匠气盖过野生的灵气。”如此苛刻而刁钻的条件筛选掉了一大批前来试镜的武打演员,眼看着拍摄进程即将陷入停滞,不愿降低标准的蒋舒明索性另辟蹊径,不再从业内挑人,亲自奔波寻访“民间高手”,终于在一间小小的武场里发现了秦绝。
“当时蒋导问我方不方便找个地方聊聊,我看了一眼他和他身后的几个人,感觉都挺菜的,真是骗子也不怕打不过,就跟着去了。”
这一去,秦绝的演艺生涯就此一发不可收拾。
他的事业发展几乎是戏剧化般的环环相扣:
去年八月,少年赤那的四场戏拍完,蒋舒明将《囚笼》正片和花絮里秦绝的镜头发给了他的师父贺栩,秦绝因此收到了《白昼之雨》的试镜邀请函; 今年三月,秦绝杀青,贺栩认为这样的浸入派演员不适合丢进科班里再造一轮,于是将《白昼之雨》里莫森的部分片段和秦绝的报名简历一起投进了竞演类综艺《娱乐实习生》的海选通道邮箱; 五月,《娱乐实习生》开始录制,秦绝接连参演短剧《加班的一日》、小品《父与子》、短片电影《空碑》、多媒体戏剧《熔炉》、短片电影《非雁》、伪角色扮演推理综艺《谁是侦凶》,执导并参演大型特效音乐剧《FROZEN》,出道仅一年便作品井喷。
9月26日,第82届维纳佐拉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释出,二十岁的秦绝凭借《白昼之雨》莫森一角杀出重围,成为该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捧回了龙洲三十年未见的“海明珠”奖杯。
有人说秦绝一路顺风顺水,自《囚笼》以来每个节骨眼皆遇贵人,步步登高,但没有不落窠臼的武戏实力,没有真诚敬业的态度,没有谦卑沉稳的品格,没有上进求学的精神,没有不遗余力的付出,没有进步飞速的演技,仅凭一点运气,秦绝能否取得今日的成就还未可知。
谈及未来规划,秦绝的回答依然朴实,在朝气蓬勃的年龄段展露出了年长者特有的对岁月的余裕。“总之先把当前的戏演好,本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秦绝并不急于给自己列出一二三点目标,然后铆足干劲,去拼去闯去完成,也不想早早定下五年十年的计划,到一个阶段就做什么样的事,步入按部就班的生活。
“我戏龄太浅,跟蹒跚学步的小孩差不多,现在就是对什么都好奇,没尝试过的都想试试。”他说着露出狡黠的神情,像得了便宜,“年轻就是好,试错空间无限大。”
秦绝不喜欢定型,也不愿见到将来某一天别人提起他会用到“转型”一类的词语。
“我最好连型都没有。”他一边说,一边问我有没有听过一个“猫是液体”的网络梗,“猫多厉害啊,趴着就是一滩猫,被托着举起来就是一条猫,进了玻璃杯就是一杯猫,既可以是Q弹的鸡腿,也可以是松软的面包,还可以是实心的砖头,可塑性简直太强了,完全是我的理想状态。”
秦绝希望自己接戏拍戏的时候也能像“液体猫”一样,“演的角色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无论是什么都不奇怪”。
“你会担心莫森这类角色对你的演员形象和职业生涯产生不良影响吗?”我在忍俊不禁中做出提问。
秦绝摇摇头,告诉我,他的确看到过一些言论,来自网友的,来自粉丝的。
莫森在《白昼之雨》里骚扰、抢劫、强暴、杀人,还有当街自渎等等,都是极有银幕冲击力的画面。一部分网友被角色影响,对秦绝本人产生误解,认为他也是一个变态暴力狂,将对莫森的憎恶发泄到他身上;粉丝里的一些人则不想看到他饰演这样“不时髦”的角色,因为“档次太低了”。
“反派可以坏,但不能low(低级);可以演反派,但不要演莫森这种恶心下流的反派”,这是很多粉丝的想法。
“他们希望我‘别太出格’。”秦绝说着笑了一下,“可什么是格子内,什么是出格呢?”
秦绝没有受到这些话的影响。
他说,只要是他感兴趣,认为有意义的角色,他就会去演。
“演员的本职是演绎形形色色的人和人生故事,这些人和故事不可能全都是光鲜亮丽的。老爷子(贺栩)经常对我说,演员要多尝试,多体验,不能安逸,也要扛得住苦,不能娇气。至于观众误会不误会,我觉得没关系,这说明我演的角色立住了,深入人心,是大众对我的肯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