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利洺泽也是青州英坭的董事。”
楚欢继续问道:“李家城的长实不过七八亿的市值,他怎么会突然收购青州英坭了呢?他的资金来自何处?”
运营部经理乔约翰此时回答道:“根据调查部的调查以及我们运营部的分析,李家城的资金应该是来自三个部分,首先是长实的个人资金,随着现在股市的回暖,地价的回升,长实借着这次的机会,增发了一部分新的股票,募集了差不多有一亿港币的现金。
其次应该是来自汇丰银行的贷款支持,毕竟咱们大家都知道李家城与汇丰总经理沈弼的关系不错。
最后应该是四大英资洋行给予了一部分的资金支持。”
楚欢微微额首,认可了这个分析,只不过让楚欢没有想到的是,李家城这一次竟然没有按照自己在另一个时空的发展规律继续发展,反而是选择了另辟蹊径。
不过这也能够理解,因为逐鹿地产的出现,长实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另一个时空很多商业运作都没有成功。
所以现在李家城必须另辟蹊径寻找弯道超车的可能。
至于沈弼那边,他与楚欢是老对手了,自从上次逐鹿商业中心楚欢再次选择了罗伊本特利之后,双方的关系虽然没有在面上撕破,但双方也都明白,想要合作是不可能了。
另外在这件事情,楚欢也没有办法去寻找沙雅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因为这一次不像是上一次楚欢收购华人行。
上一次楚欢收购华人行,是楚欢先行动,李家城后行动,可以说对方是在故意跟自己作对。
但现在,是李家城率先发起了对青州英坭的收购,自己总不能霸道表示自己现在也相中了青州英坭,你们必须退出吧?
这种丢人的事情,楚欢做不出来,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李家城收购了青州英坭,即便他只是一家增值到二三十亿市值的公司,依然无法撼动逐鹿地产,但却实实在在的拿住了逐鹿地产的命脉!
所以这一次,李家城不仅占据了先机,同时还占据了舆论。
楚欢想要与对方竞争青州英坭,那就必须在收购战上明刀明枪的来一场了。
“长实已经收购了青州英坭多少的股份了?”
马继祖回答道:“具体数目不详,但保守估计,应该是在5%以上了!”
听到这个答复,楚欢微微皱眉,自己终究是大意了,虽然一直知道青州英坭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内心还是不够重视。
因为在后世关于这场收购战的描述,大多都是一句话带过,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描述,这就给人一种,青州英坭非常好收购的印象。
所以楚欢才会一直很轻视这件事情。
之前知道了这件事情,又因为某种原因不能提前在曰本回来处理.......
现在好了,李家城认认真真的给楚欢上了一课,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
轻视任何一个敌人,都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一堂难以忘记的教训。
“如果公司收购青州英坭舆论与港府方面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楚欢先是看向公关部的梁日思,随后又看向政治部的邓耀权。
梁日思率先回答道:“青州英坭现在股权分配虽然十分零散,但始终都是英资公司,如果公司能够收购青州英坭成功的话,公司就会开创香江第一家华资财团收购英资公司的先例,在普通的香江市民哪里肯定是会得到积极的反响的。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分两面的,这样的动作肯定也会引起不少外资财团的恐慌,甚至会对公司产生一些敌意!”
等梁日思回答完,邓耀权才出声讲道:“青州英坭的董事长丹尼尔库克虽然是英伦人,但是他在港府并没有什么深厚的关系,这与他常年不在香江也有关系,依照董事长您在港府,在香江的影响力,我认为港府方面并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做什么事情。
顶多是一些比较激进的官员会发声说一些事情。”
楚欢微微额首,道:“也就是说,收购青州英坭的事情利大于弊了!”
运营部经理乔约翰讲道:“这不是利大于弊的问题,而是青州英坭之前属于公众公司,董事会对公司的运营也不是十分上心,所以大家可以和平共处,但如果青州英坭被人收购,尤其是与公司一直有竞争的长实收购。
那么长实就一定会借助这件事情,与公司进行一些商业谈判,到时候公司的命脉之一就算是攥到了别人的手中。”
其余众人纷纷点头,很显然大家都十分认同乔约翰的分析。
楚欢又将目光放到了何秉光,吕齐以及甲库顾问公司财务部经理崔卫华的身上。
“公司现在能够调动的资金有多少?”
何秉光先是看了一眼崔卫华,然后出声讲道:“逐鹿地产因为要准备出逐鹿商业中心开发所需资金,如果扣除这部分的话,公司还能够拿出1亿的现金,不过这笔钱是公司准备用来在今年下半年竞投一些地皮的。”
崔卫华等何秉光讲完之后,讲道:“甲库这边,还可以提供6亿港币的现金,不过这笔现金董事长您说过是有他的用处的!”
这笔资金楚欢留在手中其实是有两个用处的,一是用来填补自己在曰本那边的生意,二就是用来应对突发状况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