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在敦煌的那晚,王燕正在收拾行李。挂了阿芬的电话,她微微笑了笑:刘辉,明天我就去你生活的城市了......
自打阿芬去了乌鲁木齐,王燕就一直关注着业务交流的事儿。因为这一批是领导指定的人选,里面没有她,让她遗憾了好一阵。当得知阿芬这批人交流结束后公司还会安排一批人去,她就早早去领导那里报了名。
在和阿芬通电话的时候,她特意嘱咐阿芬不要把自己要去乌鲁木齐的消息告诉刘辉。
第二天中午,王燕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她向往已久的城市。
新航的同志为他们安排好食宿后,告诉他们最近公司有几个部门在调整合并,大概一到两周,王燕要去报到的对口部门就在调整之列。
等调整好了你再去公司吧!这一两周你暂时处于几不管状态,正好可以出去玩一玩,这个季节可是新疆最美的时候......对了,这里有没有亲戚朋友?
听了这话,王燕开心地只剩下连连点头。
下午,她按照毕业前大家相互留的通讯地址,找到了刘辉家。
进了院子,她的心情就和晓晓一样,有些紧张又有些喜悦:我终于看到刘辉生活的地方了......
此时的刘辉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在。一小时前,小娟从家里去了学校。
原来,刘辉他们刚刚走,小娟就接到了新大的通知,让她跟着校团委带一些学生干部去南疆进行社会实践。爸妈说幸亏没答应她去成都,否则学校第一次安排任务就不能参加,这样多不好!
刘辉妈妈看着门口这位手提点心的陌生女孩“姑娘,你找谁?”
“阿姨,您好......请问这里是刘辉家吗?我叫王燕,是刘辉在成都上大学时的朋友......对了,我和大伟是同班同学......”
“大伟的同班同学......哦哦哦,那你也是西南财大的?!快请进快请进!”
刘辉妈妈热情地把王燕让进了屋子,为她杀西瓜洗葡萄。
王燕礼貌地躬身谢过了刘辉妈妈,大大方方坐了下来,
第一次来到新疆吃到了本地的时令瓜果,而且还是在刘辉家里......王燕也像小雅一样,不吝各种溢美之词。
“阿姨,我这样冒然登门拜访,有没有打扰您?我今天才从广州来到乌鲁木齐,在这里只有刘辉这一个朋友......我大姨曾是八千湘女下天山中的一员,不过前些年全家调回湖南老家了......这些点心是广州老字号莲香楼的,也不知道合不合您的口味......”
没等刘辉妈妈开口问,王燕就主动把自己和这里的渊源以及和刘辉的相识简单说了说。然后又告诉他们因为单位间业务交流的缘故,要在乌鲁木齐呆三个月。因为这几天没有什么事,所以就不请自来了。
“你这闺女怎么这么客气?!欢迎你来我家作客!只是......刘辉陪晓晓去成都了,估计这一阵回不来......对了,晓晓你应该也认识吧?你们都在一个学校......”
“啊?这么不巧?晓晓我认识,她比我低两届。今天能见到阿姨让我特别高兴,阿姨对我这么热情这么关心,真让我感动......唉,真羡慕刘辉有这么好的妈妈......”
说完这句话,王燕低下头,眼圈红了。
“闺女你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叹气?”见王燕这样,刘辉妈妈关切地问道。
“阿姨,没什么......我只是看到刘辉有这么好的妈妈,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王燕擦了擦眼睛,讲起了家中的遭遇。
王燕的父亲原本是长沙一家工厂的技术员,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家中就她和姐姐两个孩子。生活说不上富裕,倒也平实幸福。
可这样的好日子在她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戛然而止......父亲因工伤致残,卧床不起。
母亲的压力陡增,既要上班又要伺候父亲,还要照顾两个女儿,成天忙的不可开交。她的身体一天天消瘦,咳嗽的越来越厉害,后来发展到无法正常讲课的程度。学校硬拉着她去了医院,检查结果一出来......癌症。
母亲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而父亲又是那个样子,就抓紧时间锻炼两个女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王燕的姐姐比她大三岁,原本学习成绩不错。家里的情况她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所以初中毕业她没有去上高中,而是直接上了技校,为的就是能够早一点参加工作帮家里分担困难。
姐姐考上技校以后要住校,每周末才可以回家,平时家里只有王燕和爸妈。
妈妈手把手教幼小的王燕如何洗衣做饭,如何伺候爸爸......小王燕很聪明,很快就能给爸爸妈妈做出几样简单的饭菜,也学会了怎样给床上的爸爸擦背。
先前妈妈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大多数时间只能坐在躺椅上,一躺下就咳嗽。单位同事来家里劝她住院,她死活不肯......她知道自己病入膏肓,住院除了给家里徒增负担,不会有什么效果。
每天放学回到家,小小的王燕放下书包就立即淘米做饭。照顾爸爸妈妈吃了饭以后,她才开始写作业。即使这样,她的功课还处于班里的中上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