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把长孙冲留下来,自然是想谈一谈下江南的事情。
这件事,是长远大计!
未来总有一天,李奇是要出海的。
他是要成为王的那个男人!
陆地上的基建还是太慢了,但是航海,却能带回很多大唐没有见过的新东西。
这些都是财富机会啊!
长孙冲:“殿下?”
李奇从航海梦的畅想中回过神来,笑眯眯的道:“冲哥,上次和你说的那事,考虑得怎么样了?”
长孙冲精神一震。
是这事。
下江南,而且是常驻江南,这是件大事。
那天李奇和长孙冲说完后,长孙冲便回去和长孙无忌商量了一番。长孙无忌的原话是:殿下让你做啥,你便放心大胆的去做,不会有错的。
长孙冲当时就很懵。
万一殿下让我去吃翔呢?我也放心大胆的去吃吗?
没有你这样做父亲的。
太不讲究了。
不过事后长孙冲也深思熟虑过,从李奇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大概就可以看出这件事一定是大有可为。虽然他暂时还不明白,这事有什么可为。
想了想,长孙冲便道:
“殿下,我愿往!”
“不要勉强哦,强扭的瓜虽然是瓜,终究不甜。”
“一点也不勉强!”
长孙冲眼神坚定。
仿佛接下的任务不是造船坞,而是上刀山下油锅。
李奇微微一笑,然后道:
“好。有你坐镇江南,我总算是放心一些。你放心,这间船坞,我给你一成分子,三年之内,我要你富甲长安!”
长孙冲有些担心的看着李奇。
早就听闻,殿下有散财童子的美名,这还没怎么样呢,怎么就要让自己富甲长安了?
殿下不会亏钱吧?
大家自己人,不必如此客气。
长孙冲摇摇头道:
“殿下见外了,我去江南,自然也是为了图一番事业。”
“钱不钱的,真的无所谓。”
李奇很感动:“这么说,冲哥你是不要这一成分子了?”
长孙冲见状,忙道:
“不,能为殿下分忧,乃是我分内之事。这一成分子,也可以让殿下更加放心我下江南去。”
啧啧啧……
什么时候,学会这么说话了?
回头就告诉你爹去!
不过,李奇还是很感激长孙冲能够做出这个决定。
这个决定就意味着,长孙冲必须牺牲很多。
比如亲情、比如熟悉的城市、比如自己的朋友圈。
李奇知道,很多东西,并不是用银钱就可以衡量的。
所以给这一成分子,他觉得是应当应分的。
江南船坞的掌舵人算是有了着落。
不过,这船坞还没个谱。
李奇准备回头就进宫,找老李说说这事,给老李描绘一下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告诉老李,天下之大,一锅炖不下的道理。
翌日。
李奇哪儿也没去,一大早早早的就去上朝了。这是个罕见事。
非诏上朝,还来得这么早,乃是本朝第一新鲜事。来得稍晚一些的大臣,见着李奇,一边惊愕一边打着招呼。
“殿下早啊!”
“徐大人早,吃过早膳没有?”
“吃,吃了。”
大家对李奇现在有一种本能的害怕。
谁也不知道,这颗小脑袋瓜里,又装着什么害人的主意。
没多久,便听见太监的通禀:
陛下来啦。
都安静安静吧,今儿个陛下的心情似乎不太好,你们各位大臣就自求多福啦。
李世民坐定,打眼一看:
李奇居然也出席了?
太阳莫非从西边出来了?
他不动声色,直接道:
“吏部高卿何在?”
“微臣在!”
高士廉手中拿着一份奏章,连忙出班应道。
李世民淡淡的道:
“前几日,朕让你草拟一下吏治改革的方案,方案如今何在?”
高士廉早就准备好了。
赶紧呈上,然后道:
“回陛下,微臣虽殚精竭虑,这份草案仍恐有诸多不足,请陛下明鉴。”
李世民接过草案,仔细通读。
半晌,才抬起头,道:
“高卿,你是说,这次的吏治改革,难点在于如何确保清明公正?”
“不错!”
高士廉直言不讳:
“如今我朝中官员,盘根错节,大家总有私下相交较好的同僚。若是在考核之中,有人因公肥私,甚至借机打压异己,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的确是个好问题。
可见,高士廉同学还是做了认真思考的。
从来改革,最怕革了老一代贪腐无所作为,又推出新一代无所作为。
轮流吸血,乃是改革大忌。
李世民沉吟道:
“众爱卿,都来说说,如何避免这一问题?”
众人皆沉默不语。
这个问题很棘手啊,人非圣贤,谁还没几个亲朋好友啥的?
难道当真要下手无情?
李奇百无聊奈。
这种事非他所长,也就听个热闹。
因此,见大家都不说话了,没有热闹可瞧了,不禁就有些无聊。
他这次上朝,主要就是请示一下,让朝廷准许在江南开设船坞,开始建造大船。
至于其他的事情,不在李奇关心的范围之内。
李承乾见李奇昏昏欲睡的模样,不由得推了推李奇:
“二弟,你今天是不是起太早了?”
李奇微微打个哈欠,然后道:
“的确有点早。本来以为速战速决,说完事情回去睡个回笼觉的,谁知道碰上这么一遭子事情,我估摸着,没有两个时辰,也讨论不出结果了。”
李承乾无奈的道:
“你还是别睡着了,父皇好像并不太高兴。”
李奇瞅了老李一眼:
该不会是昨夜睡地板了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