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之后,圣启帝才记起排名一百零八的慕辰,要了他的卷子来看。
慕辰的卷子平平,他之所以能中举,全因最后一张卷子。他并未对时政提出什么建议,反倒是从民以食为天作为切入点,提到南诏国的稻米一年两熟,而西卫只得一熟,如果能解决这件事,那么西卫每年将有两倍的稻米产量,大大缓解缺粮的窘迫。
如果只是提出了这么一个设想,而没有解决的希望,那充其量也只是空谈。别的学子要写个一年三熟四熟,理论上产量更高。慕辰是有个模糊的想法,他提出了育秧移栽的可能性。
慕辰下跪禀奏他的想法,“学生曾至庄子上小住,看到庄户们密集播种,等菜苗长得稍大,二次移栽。这一季的菜快成熟的时候,新的菜苗又育出来了,节省了时间,多了一季的产量,学生便设想,或许稻米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试行。”
农业附属于工部,分管此项的是郎中顾大人。看了慕辰一眼,没有做声,年轻人有热情是好事,他作为分管农业的大领导,帮不上忙,却也不可打击。
慕辰的话音一落,就被某大臣斥责起空谈妄想,南诏稻米一年两熟,是因其地理位置温暖,水源充沛。西卫地处偏北,常年偏冷的月份多,能得一熟还要看天是否赏饭吃,两熟?做梦去吧。
慕辰的脸涨得通红,慕烨见二哥被责难,当下帮腔:“这位大人的话,学生不敢苟同。天神创世,人们从茹毛饮血,捕猎采集,到纺织耕种,建立秩序,经过了漫长的数万年岁月。我们的祖先最开始也是不会种地的,后来怎么会种了?南诏的祖先难道一开始就知道一年可种两季稻?还不是经过再三的尝试,一点点的改进,才有了如今的模样。大人连试都不试一下就断言不可实现,未免太武断了。”
那位大人再次冷笑,“年轻人还知道引经据典了,你怎知先辈们不曾试过?早在一百年前,就有司农官员提出过这个方案,将下种的时间提前,将第二次收割的时间延后,但结果是天太冷,出不了苗,出了苗的受不住冻。第二季不等成熟则霜降,生生毁了两季的收成。”
慕辰反驳道:“学生说的是育苗移栽,和直接播种撒在地里不同。”
那位大臣冷冷的道:“有何不同?育种不需要温暖的天气吗?且不说什么移栽,庄稼是那么好移的?就算本官不通农事也知道,秧苗一旦移栽,就要憔悴一段日子,弄不好还给移死了,那断然是不如原生原长的好。别说增收,怕是要减产了!”
不得不说,这大臣的话还有那么几分道理,满殿之中,已有多半人点头应和。
可怜慕辰到底年轻,也没种过田,脑袋里空有那么一个想法,却无论如何抓不住关键予以反击回去。
慕烨仍在给二哥撑腰:“这位大人,我家哥哥心里有这个想法,也是为了民生计。成与不成,终归没有坏心思,大人何以如此激烈的反对?”
那大人转头,斥责慕怀瑾:“如此黄口小儿,只知道顶撞前辈上官,慕大人,这就是贵府的家教?”
此时一直未开口的钟伯尧应声开言,“这位大人,现在的论辩如同是学术讨论,无论谁对谁错,都有说出自己看法的权利。朝野每三年都有论坛召开,届时,贫富贵贱都能畅所欲言,难道大人站出来说一句,我年纪大,辈分高,官位尊,就不许别人发言了吗?谁若出声就是没有家教了吗?”
嗤的一声,便是连御座上的圣启帝也笑了。他的笑声让吃了一瘪的大臣赤红了脸。
圣启帝温言安抚了大臣:“戴尚书且莫与几个小孩争辩了,你一个人的岁数都比他们三个加起来要大,还那么肝气充沛。左右也不是天大的事,慕小二,朕便给你个天梯,半年后,你若能证明一年双季稻的可行,朕直接赐你一个进士出身。若行不通,便老老实实按部就班的读书科考,前程如何,看自身造化。众卿家可有异议?”
这委实真是一架天梯,能让人跳过会试,直接踏入龙门。
皇帝的话音刚落,便有超半数的官员要反对,但仔细一想,这天梯也是难登,需得实现双季稻成功收获。但若一个人真能实现双季稻收获,功劳泼天的大,一个小小的进士出身,似乎也不算出格了。
故此,无人出言反对!
三人小组梦幻般的离了皇宫,钟伯尧进国子监已成定局,而慕辰手上也握有了一个机会,但无论成与不成,似乎他都没什么损失,他仍然是举人,大不了便是努力攻读,参加大考,未必没有机会。
到了晚上,慕怀谨归家,淡淡的说了孩子们能升入高级班,而自己也很可能再升职的话。
原因很简单,也很粗暴。慕怀瑾整日忙得脚打后脑勺,一人带了三个太学班的主讲,他那三个班里共十五名秀才参加乡试,有九个考上了举人,且都是二十岁以下的小年轻。这相当于一个老师有九个学生考取了清华北大那么牛叉。于是吴祭酒举荐了他为五品学士,有资格教授国子班了。
原先的国子班主讲学士都很吃惊,国子班统共八个班级,只有一个殷青云考中举人,位列第三。其余的秀才都没几个,有的连童生试都没过。这就相当于三成的学生占了七成的资源,而这七成资源教授的都是废物。
这不是学生的错,这也不是学士们的错,这是制度的错。学渣们便是烂了,臭了,国子班也不许寒门学霸们渗透,更不许高阶教授们自降身价,去教太学班。
慕家大摆宴席的当日,京城贴出了告示,国子监增设龙图班,鸿图班,各省举子前三名可持学道推荐信入读,寒门学子学费全免,包吃住。
慕怀瑾升五品主讲学士,带龙图班。教出本届考生第一第二名的私塾先生汤文礼破格调入国子监任教鸿图班。
说起这汤文礼,是个可惜了的人才。他今年才三十三岁,是八年前的榜眼,谁知还未授官上任,就被亲兄长连累入罪,三代不得出仕。这些年来,他便靠着教私塾为生,当初慕烨有机会入官学,是马氏百般阻挠,不许庶子出头,慕二老爷就为儿子挑了这位榜眼做老师。他也真不负期望,教出了最优秀的两名学生慕烨和钟伯尧,因其乃是待罪之身,不得出仕,皇帝下旨给了他一个先生的称谓。没有品级却有尊称,上至皇帝大臣,下至百姓,都要称其为汤先生,其俸禄参照慕怀瑾。
喜欢天书来客请大家收藏:(www.hltxt.com)天书来客华龙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