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在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之后,终于回来了!
他带来了两个消息……
“王上,咸阳已经承认了西唐的复立。”
对于这样一个消息,刘阚倒不会太过于吃惊。
在他看来,赵高把诺大的大秦帝国,鼓捣成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是焦头烂额了。此前,他妄图借由公子婴的事件,夺取章邯的兵权,然后将二十万秦军带回关中,固守四方门户。可不成想,章邯做的更干脆,直接投降了……这样一来,关中之地,还能剩下几多的兵马呢?
刘阚仔细计算过。
蓝田大营,驻守十万都尉军。
这恐怕是赵高手中最后一部分人马了……至于咸阳城中的一万中尉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咸阳的中尉军,已经不是当年和刘阚一起,随行护驾的中尉军。
当年的那些中尉军,随着章邯在渭水河畔击溃张楚大军之后,几乎已全部出关,在山东征战。这两年下来,一万中尉军基本上也剩不下多少人……三四千?也许连三四千人都没有。
中尉军出关中,也就代表着咸阳必须重组中尉军。
而新建的中尉军,不论是从战斗力还是军师素养而言,远远无法和早先的中尉军相比。
好吧,再算上关中零零碎碎的散兵游勇,恐怕也超不过二十万人。以这二十万人,想要守住关中?只怕是困难重重……如果换个人,比如李斯,也许可以守住,但赵高,怕是不行。
这就是能力上的差距!
刘阚在这个时候,复立唐国,请求依附,由不得赵高反对。
他微微一笑,“想必那阉货,一定提出了什么要求吧。”
陆贾也不禁笑了,“王上猜测不错,那阉货的确是提出了要求。他要王上自雁门出兵,复夺太原等地。”
“那你怎么回答?”
“臣当然不会同意……”
陆贾说:“王上如今,当以尽快消化接收新得兵马和燕赵三郡为主。若这个时候王上出兵,定然会引发山东诸侯的警惕。一来王上复立唐国,声威正盛;二来嘛,王上乃是天命之人。
所以,当务之急不是出兵,而应该固守雁门,整治燕赵三郡,同时分化诸侯。”
刘阚点头,示意陆贾继续说下去。
“那陈馀无才无德,只不过占着一个复立赵王的名头,不足为虑;司马卬有才无德,虽臣服楚项之下,却游走于赵楚之间。可知其人,颇有野心,当利用之,令司马卬与楚项交恶。
齐王田荣,坐拥三齐之地,又是齐王田儋之地,属王室宗亲,与项氏素有不合。
且那齐王麾下大将彭越,与王上颇有交情,加之王子与其子结拜,何不请求与三齐结盟呢?”
又是远交近攻之策,又是合纵连横之术……
但这些老套的计谋,往往有着非凡的效果。
刘阚思忖片刻,“与三齐结盟倒是一条妙计,不过如今时机尚不成熟,可抓紧头两件事情。
你不同意出兵雁门,那赵高又如何说?”
陆贾说:“阉货见这驱虎吞狼之策不得逞,于是又提出,让大王率部入关,协助关中防御诸侯。”
“入关?”
刘阚一怔,眉头紧蹙。
“老陆,你以为,我是否该入关呢?”
陆贾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大王当然要入关……这关中之重要,大王应该很清楚,贾自然无需赘述。得关中则得天下,公叔先生想必也和您提起过。不过大王要入关,却不是现在。如果大王要辅佐老秦,现在入关自然无碍;可若是大王想取而代之,此时入关,却没有足够的名头,所以不当去。”
“名头?”
刘阚诧异的看着陆贾,“什么名头?”
“一个足以让四百万关中百姓,心悦诚服的跟随大王的名头。”
刘阚,似有所悟。
“那你如何回复赵高?”
陆贾笑道:“无他,贾只用了一个字,那就是‘拖’!
我告诉赵高,大王愿意入关协助防御,只是如今新近复国,兵马粮草辎重都需准备妥当,才可以入关作战。所以,我向赵高讨要了三个月的时间,大王在这三个月中,可伺机而动。”
三个月?
刘阚微笑着点了点头。
他先让陆贾下去休息一下,然后在房间里呆坐了片刻,起身走出书房,漫步于花园之中。
历史上,率先攻入关中的,是刘邦。
但刘邦是如何攻破,刘阚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他甚至想不起来,刘邦究竟是在何时攻入的关中。即便是知道,如今这状况,也未必有用。
历史,已经改变了许多,至少因为刘阚的存在,许多事情已经面目全非了。
那么下一步如何行动,就需要刘阚自己斟酌。
花园里,传来了一阵欢声笑语。
却是吕嬃王姬两人,陪着老夫人,在花园里的一座凉亭中闲聊。
薄女和赵女,照顾着刘元疯跑。已年过十三岁的刘元,亭亭玉立,颇为动人。
刘阚登上了凉亭,看着奔跑中的刘元,心神突然间一阵恍惚。依稀间,他看到了吕雉,正向他开心的笑着。
用力的甩了甩头,刘阚再看去,依旧是刘元。
“阚,你怎么了?”
刘阚在吕嬃身边坐下来,轻声道:“我没事,母亲莫要担心。”
“阚,你想起姐姐了吗?”
刘阚扭头,向吕嬃看去。
却见吕嬃的眼睛微微发红,“其实,我昨天也差点认错了人,还以为是姐姐回来了……阿阚,我们现在算是立足于北方了,可是姐姐却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在单父,娘前两天还想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